女性难言之隐:“三问”尿路感染
尿路感染,是指病原体侵犯尿路黏膜或组织引起的尿路炎症。一旦尿路感染,就容易引起尿频、尿急、尿痛等症状。尿路感染可分为复杂性尿感和非复杂性尿感。尿路感染按产生的部位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。
其中,“上”指肾脏和输尿管
“下”指是膀胱和尿道
它们的症状会有所差别
下尿路感染在女性中比较常见
1、问:
女性为何更易得尿路感染?
答:
首先,女性尿路短、直而宽、尿道括约肌作用较弱。在性生活时,女性尿道口受压、内移或创伤,可将前尿道口周围细菌挤人后尿道和膀胱。
其次,女性外尿道口解剖异常。女性阴道内是有细菌的,正常情况下,我们称之为“有益菌”,感染状态则称之为“有害菌”。但尿道内始终应该是无菌的,无论有益菌与有害菌,进入尿道均是有害菌。因此,人体解剖上在外尿道口与阴道之间存在“尿道-阴道膈”,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。
有些女性的“尿道-阴道膈”消失,临床上表现为尿道与阴道融合在一起;
还有一些患者,处女膜像一把伞一样覆盖着外尿道口,临床上称为“尿道口伞状处女膜”,这些情况使阴道内的细菌很容易进入尿道内。如果细菌不能及时通过排尿等排出体外,就会引起尿路感染。
尿道口离阴道口太近,阴道分泌物多时,细菌很容易感染尿道口,特别是生育后的女性,因盆腔肌肉松弛、尿道口更宽,更容易得尿路感染。
月经期是尿路感染的高峰期,因经血中混有很多细菌和微生物,所以经期保持外阴清洁很重要。
绝经后妇女的尿路感染是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所致。雌激素具有维持阴道上皮适当的糖尿贮存,并供应乳酸杆菌的生长,可以维持正常的阴道pH值在4.5或更低,从而减少或抑制尿道口周围致病菌,降低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。一旦雌激素水平降低,阴道、尿道黏膜上皮变薄,角化细胞减少,阴道自洁作用降低,细菌易于在前庭和阴道内繁殖,从而发生阴道炎及尿路感染。
在女性妊娠期,由于黄体酮分泌增加,致输尿管平滑肌松弛和蠕动减慢,妊娠时尿液化学成分的改变有利于细菌生长,同时妊娠子宫压迫翰尿管。
此外,已婚女性慢性妇科疾病如阴道炎、宫甄炎及盆腔炎等发生率高,可直接蔓延或经淋巴途径或者分泌物污染尿道引起尿感。产后由于阴道、子宫创伤或导尿等,可直接导致尿路感染。
合并其他疾病,如糖尿病、尿道末端狭窄、逼尿肌收缩力减弱等均可能导致排尿功能紊乱等,这类患者应采用尿动力学检查,根据病因进行治疗。
分割线
2、问:
女性尿路感染反复发作应如何治疗?
答:
首先,应用抗生素治疗,而且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。
其次,抗生素治疗见效后,不宜马上停药,而应继续服用3~7天。若为急性肾盂肾炎则应连续服用4~6周,而且每周最好更换一种有效抗菌素。
此外,复发性尿路感染不应反复使用同一类抗菌素进行治疗,否则机体易产生耐药而影响疗效。对于初步治疗效果不佳者,应尽早查找原因,作中段尿培养和细菌敏感试验。
分割线
3、问:
女性尿路感染反复发作可以预防吗?
答:
可以预防。
第一,
可进行小剂量抗菌素的预防性治疗。任何一种一线药物按其常规每日剂量的1/4~1/6量于夜间服用,疗程6~12周。常用的预防性药物有:呋喃妥因、先锋霉素IV、复方新诺明等。如果仍复发,可考虑延长时间,并改为隔日1次。
第二,
为了预防尿路感染,改变日常生活的习惯:
足量饮水以冲洗清除细菌;
多喝一些含维生素C的饮料,可增加尿的酸度,并且使膀胱壁保持光滑,造成细菌难于生长和繁殖的环境;
不要憋尿,有尿意即排尿。
性生活前,男女均应清洗会阴部,性生活后应立即排尿一次,冲刷细菌。女性排大便后,应从前往后擦肛门,不能来回地擦拭。
因此,应当穿着棉质内衣裤,并且衣服不能密合太紧,这样可以使局部有空气流通,有助于保持局部干燥。不要穿紧身的牛仔裤和尼龙内衣裤,因为这些衣服可使下身潮湿,这种环境能帮助细菌生长。

- 厦门湖里天伦医院医生提醒您:
- 本文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,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,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,如有疑问点击在线咨询,或拨打咨询电话:170-5131-9553与医生直接沟通。网络或电话预约,就诊无需排队等候。
上一篇:尿道炎的基本症状表现是哪些呢
下一篇:尿道炎的治疗注意的事项是哪些